略谈雍正帝用人之道

近日,偶读《大清皇帝》一书,略知雍正用人行政之事,感慨良久。

最早的印象里,雍正背负“谋父”、“逼母”、“弑兄”、“屠弟”等传言罪名,再加之野史小说中“改诏”、“暴死”的渲染,他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 。后来时断时续的看了电视剧《雍正王朝》,改变了一些看法,觉其勤恳理政,费神劳心,盛年早薨, 委实可惜。今观此书,才知雍正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明君!甚至今有学者指出,雍正早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:“他如果像乃父康熙那样的寿考,多活十一年,政局就会不同;要是像儿子乾隆那样的长命,多活三十一载,政治上变化之大,自不在话下。夸张的说,也许因而改易了此后中国的命运,亦未可定。”

雍正的英明体现在他的用人之术上。

他特别强调才力,要求官员有所作为。他把守国法无过错的官员分为两类,一种是听话顺从但平庸无为之辈,另一种是有才干有主见但不免常有不同意见的人。在这两者之间,雍正态度十分明确:“去庸人而用才干。”

他强调因才致用,力求才职相当。他认为:政有缓急难易,人有强柔短长,用违其才,虽能者亦难以奏效,虽贤者或致误公;用当其可,即中常之人,亦可以有为;因才用人,则为官者各施所长,政无废事。

他强调大胆选才,不能循规蹈矩。他对地方督抚大员反复叮嘱,如遇有为有守贤能之员,即行越格提拔,不要按资历升转。他认为,人无完人,不可求全责备,用人之道在于扬长避短。他还强调用人不能有成见,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用人。还坚决主张擢用新进,针对保守势力的新人经验不足论,他屡屡作此比喻:“未有先学养子而后嫁人者”,意为经验不足可在实践中学习。

雍正帝用人之法,可令今之当政者深思。果皆能如彼,则国之大幸,民之大幸,中国之崛起,民族之振兴指日可待矣!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